外贸人一定要懂的“报关 vs 清关”

外贸小伙伴们,你是不是也常被“外贸报关”“外贸清关”搞懵?一个在出口时办,一个在进口时搞,全是“海关的事儿”,但真出了问题,分分钟就是罚款、扣货,甚至客户拉黑!
今天就用最通俗的方式,带你一文搞懂这对“国际运输双胞胎”,外贸新人也能看懂!
01. 什么是报关?出口方一定要懂!
英文名:Customs Declaration
通俗讲,报关就像是“出国登记”,你想把货物送出境,就必须告诉“边检”(海关)我是谁,我送什么,我值多少钱,我有没有违规。
✅ 报关的五大操作流程:
第一步:准备报关单证
必备文件有这些:
- 合同、商业发票、装箱单
- 报关单(包括HS编码、数量、货值等)
- 原产地证书(CO)、出口许可证、商检证书
- 有时还包括PI、BL、PL、CI、LC 等外贸常用单证
⚠️ 提醒:HS编码一定不能乱填,它直接影响你交多少税、能不能顺利出关。
第二步:向海关申报
可以自己报,也可以找专业报关行操作。系统会审核你的申报资料是否合规。
第三步:可能查验
有些商品抽查概率高,比如食品、医疗、涉及知识产权的产品。海关可能会现场开箱对照。
第四步:缴税
中国大多数出口是免税的,但特殊商品或特定国家政策可能有出口税。
第五步:货物放行
海关审核完、盖章,货物才可以安排装运出港。
02. 什么是清关?进口方的生死时刻!
英文名:Customs Clearance
跟报关相反,清关是货物“入境”的过程。客户想顺利把货物从港口提出来,也要向本国海关说明来意。
✅ 清关的五大步骤:
第一步:换提货单(D/O)+ 文件准备
客户凭提单向承运人换取“提货单”,同时准备发票、装箱单、合同、原产地证、进口许可证等。
第二步:向海关申报
向目的国海关系统提交申报资料,关键信息包括商品名称、HS编码、完税价格等。
第三步:查验环节
有些国家对标签、成分特别敏感,比如欧盟、日本等。开箱查验很常见。
第四步:缴纳税费
通常包括:
- 关税(按HS编码和货值来算)
- 增值税(如欧盟VAT)
- 消费税(如奢侈品、酒类等)
第五步:货物放行提货
清关通过后,客户才可以安排卡车提货,进入仓库或送至最终用户。
03. 报关 vs 清关,有何不同?
对比项 | 报关(出口方) | 清关(进口方) |
---|---|---|
时间节点 | 装运前准备,尽量提前3-7天 | 到港前准备,建议提前3-5天 |
负责方 | 出口方或其代理 | 进口方或其代理 |
文件重点 | 商检、许可证、发票、合同等 | 提单、许可证、原产地证等 |
常见问题 | HS编码错误、单证不全 | 缺原产地证、税费计算错误 |
查验风险 | 有一定概率,食品药品较高 | 标签不合规、成分不符等常见 |
04. 谁负责什么?责任划分别忽视!
出口方责任:
✅ 保证所有出口单证真实、齐全
✅ 不夹带违禁品
✅ 遵守出口国法规
进口方责任:
✅ 准备清关文件,按时缴税
✅ 遵守目的国技术、标签法规
✅ 及时提货,避免堆存费
货代/报关行责任:
✅ 按流程申报,不能瞎填数据
✅ 出问题要及时沟通解决
✅ 若操作失误导致损失,可能需赔偿
承运方责任:
✅ 保证运输安全
✅ 提供准确单证
✅ 避免延误、错单影响清关
05. 实操建议:别让报关清关拖慢你发货节奏!
- 提前沟通清关资料清单,特别是目的国是否需要进口许可证、卫生证书等。
- 合同中明确报关/清关由哪方负责(FOB?CIF?DDP?),责任边界清晰才不出事。
- 找靠谱的报关行、清关代理,尤其是首次合作国家,别“图便宜吃大亏”!
- 货值合理申报,别低报!被查出来不仅补税,还可能黑名单+罚款。
别小看一张报关单,一步错全盘乱!
报关和清关看似只是“走流程”,但对一个国际订单来说,直接关系到收款、交货、客户满意度。
所以,外贸人不仅要会做单、找客户,更要懂流程、控风险。希望这篇文章能成为你转给同事和客户都能看懂的一份【外贸通关指南】!